尊敬的作者您好:

平台方近期接到网友多起投诉,被部分作者文章内容包含的外部链接、二维码、电话等内容误导点击访问,发现其非推介地官方信息,亦非机构作者官方信息,真假难辨,造成困惑。

环游号作为国内首个央级新闻媒体和地方文旅机构共同推出的自媒体平台,将为文旅行业建设官方发声渠道为宗旨,服务行业机构、学者、专家和网友,为此,平台方从即日起,要求各作者发布的文章内容务必清除非官方外部链接、非官方二维码、非官方电话等,若发现故意发布上述内容,平台方将对文章作者永久禁言。 感谢您的支持。

已了解

为什么别人相机里的海淀景点跟你的区别那么大,看看这篇文章,你
阅读数

分类:1524139974000

各位小伙伴们,出去游玩的时候,是否都有拍照的习惯呢?可是为什么别人相机里的景点照片和自己相机里的照片差别那么大呢?恰好咱们“美丽海淀随手拍”第一届手机摄影大赛

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小编今天就放一些美图,顺便给大伙儿说一说这拍照的小技巧。

颐和园

景点介绍小编就不多说了,咱们今天主要就来看照片,讨论摄影。

以昆明湖和万寿山取景,从结构上来说,这张照片主要凸显蓝天白云下宁静祥和的万寿山佛香阁,顺着万寿山的走势,屹立的佛香阁尽显无比的宏伟。

十七孔桥一直是摄影爱好者偏爱的主题,这张照片从十七孔桥东南侧取景拍摄。蓝天碧水浑然天成,十七孔桥横卧其中,大气的同时又带有宁静祥和的氛围。

同一地点,不同角度和时间拍摄的作品,表达的画面与意境也是截然不同的,夕阳西下,橙红色的阳光洒在桥上,渲染了十七孔桥的历史色彩,看着这张图上的桥孔、石狮及石栏,让人能够深深感受到历史在十七孔桥身上留下的印记。

白天与黑夜交界的时光非常短暂,在这一刻记录的十七孔桥,主题已经从桥变成了时间。多重曝光下记录的画面层次分明、对比强烈,大伙儿也可以试着在拍摄静止的夜景时使用多重曝光的技巧,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玉渊潭

在京城,春天不到玉渊潭拍樱花的摄影家,绝对不是好摄影家。天气晴好时,从东往西进入玉渊潭樱花园隔着湖面拍摄湖对岸樱花大草坪的美景,实物与倒影营造的浪漫氛围,让你有一种亲临日本的感受。

很多人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端正,小编来给你解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照片以河岸作为上下分界线,以中央广播电视塔作为左右分界线,再加上空气质量很好,湖面倒影清晰,摄影师巧妙地运用这些特点,给大伙儿出品了一张端端正正的X形构图美图。另外,滤镜的使用过滤了更多的杂光,使得照片整体的轮廓更加清晰,色彩以及自然饱和度都体现得更加充分。

虽不如十七孔桥的享誉国内外,但是玉渊潭中堤桥单从气势上而言,并不输十七孔桥。以桥作为主体,照片上方小露樱花的树枝,整个照片的布局除了桥的气势,还有令人惊喜的小插曲,让人从图中还能读出春天的气息。

西山

在咱们海淀,瀑布是不多见的,而西山无疑是赏瀑布的好去处,虽不是天然的瀑布,但是大大小小的瀑布与小湖交织在一块儿,却也是海淀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张照片中山石树木均是静物,只有瀑布是动景,使用慢速快门拍摄出来的瀑布,水流有拉丝效果,真的就像一张白色的布一样,流畅的线条很是优美。不过大伙儿在使用慢速快门的同时,一定要记得用三脚架或其它方式固定相机,以免画面模糊。

同样是瀑布,但是这张照片使用快门优先档位拍摄,瀑布拍打在山石上溅起的水珠清晰可见,若说上图中瀑布给人的感觉是动静结合,那这张图给人的感觉就是时间凝固的画面。

小型瀑布与花的构图这张照片算是比较好的,鲜黄的连翘布置在瀑布四周,从花丛中流出一条湍急的瀑布给人的感觉不单调,比起单一的花丛照,又多了一个留住眼睛的理由,瀑布大体呈现直角三角形形态,大小占整个画幅的三分之一左右,显得整张照片简洁干净。

紫竹院

前面说的几个公园的照片都离不开水,那我们接下来看看不带水的照片。福荫紫竹,紫竹院以竹闻名,其实大片的竹林很适合拍照。这张拍摄于翠筠烟雨景区的图片是典型的向心构图和对称构图的结合,以人为中心,林间小道既起到了对称的作用,又有引导视线向人集中的作用,一箭双雕。

这张照片利用大光圈、浅景深的原理,突出了单支竹子这一主题,同时以道路边的整片竹林为辅助,把闲情雅致的紫竹院氛围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张图与上一张图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为了突出花丛的整体色彩,摄影者并未用到大光圈,仅仅用到f/5.6的普通光圈,让背景的小花若隐若现,不至于太模糊,这种刻意的做法,其实也是为了在突显主题的同时,烘托出整体的气氛。

各位小伙伴们,今天的拍照小技巧和各公园的拍照最佳地,你们都get到了吗?找个天气晴好的时候,也去试一下吧!喜欢手机拍照的朋友别忘了给我们投稿,一不小心拿了大奖,就可以将精美礼品带回家了哦!

    相关推荐Related recommendation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电子政务|官方微博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