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海河,天津会变成什么样?阅读数
海河两岸,流光溢彩,
作为天津的母亲河,
海河对于天津人来说不仅意义非凡,
也绝对是天津一张靓丽的名片。
那,
如果没有海河,
天津会变成什么样呢?
首先,可能就不会衍生出这么繁华的天津卫了
“水”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譬如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均源于河流。中国的大部分城市也都是沿着江湖河道逐渐发育壮大。天津人之所以称海河为“母亲河”,也是因为她孕育了这一方水土,更养育了天津人。
天津最早起源于漕运,
“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
说的就是元朝时期天津三岔河口的繁荣景象。
明朝永乐二年,才起建天津城,
当时的天津可以称为“大都会”,
不仅是国内的商贸中心,
贸易范围也到达了周边邻国。
随着鸦片战争爆发,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
海河两岸形成了15平方公里的九国租界区,
在这,东西文化相互碰撞交融,
渐渐有了如今的城市骨架。
河流从古代的储水、运输和防御的功能,
演变成了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
提到天津自然可以想到海河。
城市的发展就镌刻在了这沿岸的建筑中。
40年代的海河
70年代的海河两岸
现在的海河两岸
其次,可能就不会被称作“桥的故乡”了
海河上的桥,到底有几座?
永 乐 桥(慈 海 桥)
永乐桥原名慈海桥,
位于天津三岔河口,横跨子牙河。
金 钢 桥
金钢桥是海河上的第一座桥,
位于三岔河口,也就是海河的起始处。
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纯用铆钉铆起来的钢铁浮桥,
可从中间抬升(老的已拆除)。
狮 子 林 桥
狮子林桥是中国公路桥梁建设
最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技术的一座桥梁,
桥梁上有形形色色的狮子,每一个都不一样。
金 汤 桥
金汤桥原为浮梁舟桥,
初名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
今天的金汤桥已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将钢桥和玻璃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进 步 桥
进步桥连通海河西岸和平路商业区,
海河东岸的奥式风貌区、意式风貌区。
北 安 桥
北安桥借鉴了法国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
桥头雕塑采用了西洋古典式风格,
其中包括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的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桥头雕像。
青铜压纹的“盘龙”桥墩雕像以及
桥栏柱基上舞姿各异的四尊“乐女”雕像。
大 沽 桥
大沽桥是由世界著名的桥梁设计大师
邓文中院士设计。
坐落在解放桥和广场桥之间的大沽桥
2003年7月6日正式开建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成为海河首批
新建5座桥梁中最先通车的一座。
解放桥
解放桥最初建于1902年,
原名“万国桥”,
抗日战争胜利后,
将“万国桥”改为“中正桥”。
1949年天津解放后,
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
赤 峰 桥
它是国内唯一的斜塔双索面弯斜拉桥,
主桥横跨130多米,塔高64米有余,
雄伟的赤峰桥在夜空和海河的映衬下蔚为壮观。
金 汇 桥(保 定 桥)
金汇桥是改造后的名字,
老天津人还是习惯叫保定桥。
它寓意天津正乘风破浪、日益繁荣。
大 光 明 桥
大光明桥始建于1983年,
经过改造变成现在这样。
金 阜 桥(蚌 埠 桥)
金阜桥,又名蚌埠桥。
在主桥两侧有观光人行道,
并通过踏步连接至海河两岸的带状公园。
直 沽 桥(奉 化 桥)
直沽桥原名奉化桥,
是天津市首座中承式全钢结构拱桥,
由法国马克·曼朗设计所和天津城建设计院联合设计。
刘 庄 桥
刘庄桥为海河上第一座独塔斜拉桥。
光 华 桥
天津市光华桥于2006年10月12日通车,
始建于1977年,原名四新桥。
国 泰 桥
天津国泰桥是采用了
与世界名桥澳大利亚悉尼国家大剧院桥
建筑形式建造的一座桥梁。
富 民 桥
海 津 大 桥
柳 林 桥
该桥桥梁总宽为50米,
造型类似“蜻蜓点水”。
吉 兆 桥
吉兆桥位于中心城区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
连接东丽区和津南区,
距离上游在建的春意桥1.7公里。
海 门 桥
海门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
是跨越海河河口的一座升降式开启桥。
南 疆 公 路 大 桥
建成于1996年,
是天津市距离入海口最近的跨海河大桥。
海 河 开 启 桥
天津海河开启桥横跨海河下游,
该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立转式开启桥之一,
也是亚洲同类桥梁中规模最大的。
如果没有海河,
天津哪有这么多大气的桥,
天津哪会有这么多历史的积淀,
天津哪会有这么别致的记录历史的方式。
最后,我们可能就失去了一个散步首选地
如果选择一个散步遛弯儿的地方,大家的首选是哪?清晨看着初升的太阳映在海河上,三三两两的晨练老人,生活气息浓厚,烟火气就这么飘来。
晚上,顺着海河岸边散步,
要小心,有的时候人多哦,
正值夏天,傍晚正是出门遛弯的好时候,
吹吹风,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流连于风格各异的建筑景色中,
脚步可别太快。
如果没有海河,
我们就会少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我们就会少了一个可以吹风聊天的地方,
那真的是损失大了。
所以,万幸,我们有这条,
——海河
转载来源|天津市旅游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自公众号:京津冀旅游一卡通
-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环游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