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作者您好:

平台方近期接到网友多起投诉,被部分作者文章内容包含的外部链接、二维码、电话等内容误导点击访问,发现其非推介地官方信息,亦非机构作者官方信息,真假难辨,造成困惑。

环游号作为国内首个央级新闻媒体和地方文旅机构共同推出的自媒体平台,将为文旅行业建设官方发声渠道为宗旨,服务行业机构、学者、专家和网友,为此,平台方从即日起,要求各作者发布的文章内容务必清除非官方外部链接、非官方二维码、非官方电话等,若发现故意发布上述内容,平台方将对文章作者永久禁言。 感谢您的支持。

已了解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宝藏,值得N刷
阅读数

分类:1642483196000

要说住在北京的一种独特幸福,必须是这里首屈一指的文博资源。中华历史经数千年连绵起伏,积厚流光,文物,为我们搭建了与历史对话的桥梁......

通过近距离观察这些文物的土石本色、青铜表情,可以窥见千年金银岁月里的历史变迁与悲欢离合,捕捉古人的生活细节与美学追求。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

由于文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湖受温度、湿度、重力、光照、空气清洁度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有时会对文物造成致命破坏。

裸体浮雕彩陶壶

国家文物局曾发布过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以下简称“禁出文物”),共计195件,它们可以说是国宝中的国宝。

在这195件禁出文物中,故宫博物院的拥有数量最多,占全部禁出文物数量的将近五分之一。但由于多数是书画类文物,因其脆弱性无法常设展,大多时候我们与它们无缘相见。

“青铜冰鉴”:战国时期曾侯乙的冰酒器物。这件铜冰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24件禁出文物,是全国拥有禁出文物数量第二多的博物馆,除了个别几件,大多数文物都是常年展出。

来国博,绝对不能错过基本陈列展——“古代中国陈列”,它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展出2500余件珍贵的文物,娓娓讲述着古代中国八个历史时期、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

其他博物馆的家底再厚实,陈列的也是关于本土的文物,反映着一地的地方史;而国博荟萃了全国精华文物中的精华,许多展品都曾是各地方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讲述的是一部浩浩荡荡的国家史。

陶鹰鼎

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

长信宫灯

“后母戊”青铜方鼎

在国博这24件禁出文物中,许多都是家喻户晓的明星级文物,比如:“后母戊”青铜方鼎,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这座3300多岁的青铜大鼎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四羊青铜方尊

文物界“老网红”四羊方尊独特的器形观感,让人没法挪开眼球。“尊”是古代的盛酒的礼器,是青铜器的一种名称,因整体为方形,所以名为“方尊”。

方尊颈部布满焦叶纹,给人以丰收之感,四只盘角羊欢天喜地驮着这个酒器,喜气洋洋,古人工艺精湛的造型艺术实在令人赞叹。

金缕玉柙

“劝君莫惜金缕衣”,唐朝时缀有金线的衣裳叫做金缕衣。在秦汉时期展里,还有一种西汉的 “金缕玉衣”。

这件玉柙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2567克,分片连缀而成,它的主人是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

诅盟场面铜贮贝器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为西汉时期铜器,通高51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1956年,出土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遗址M12墓。出土时,器内贮贝300余枚,上铸圆雕立体人物127人(残缺者未计入),以干栏式建筑上的人物活动为中心,表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是古滇青铜器中的独有器物,是滇王和贵族用来盛放海贝和珍宝的宝箱。西汉以来,贮贝器上出现了大量现实生活的场景,祭祀、战争、狩猎,这些不仅是古滇人生活的缩影,更是滇王和贵族们权力的表现。

凤冠

九龙九凤冠的主人是明孝端皇后,凤冠造型庄重,制作精美,其工艺有花丝、镶嵌、錾雕、点翠、穿系等项。点翠面积大(四顶凤冠上有翠凤23只,翠云翠叶翠花多达数百片),宝石镶嵌多达400余颗,大小珠花及珠宝串饰的制作也不少。

凤冠口衔珠宝串饰,金龙、翠凤、珠光宝气交相辉映,富丽堂皇,非一般工匠所能达到。凤冠上金龙升腾奔跃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飞翔在珠宝花叶之中。凤冠是皇后的礼冠,在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

纵观西方顶级博物馆,它们的馆藏都并非全部来自本国,而国博“古代中国陈列”的馆藏都是出自中国古代的本土文物。国博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历史与辽阔疆域,一并凝聚在这巨大的空间中。

温馨提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含国家法定节假日)

公交线路:1、2、52、82、120、观光2线、旅游公交1线、旅游公交2线

地铁线路:1号线天门安东站下车,C、D出口出站

电话:(010)65116400

备注:国博实施全员实名预约参观机制(分时段),参观需关注【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凭本人身份证进馆参观。

    相关推荐Related recommendation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电子政务|官方微博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