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史话(85)丨金中都的前世今生:完颜亮兴建金中都(下)阅读数
为积极推进文化丰台建设
展现丰台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城市品质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与丰台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共同推出有声栏目《丰台史话》
为您讲述
发生在咱们家门口的故事……
丰台史话
金中都的前世今生
本期《丰台史话》我们来讲述《金中都的前世今生:完颜亮兴建金中都》(下)。
金中都一改辽南京宫城偏于一隅的布局,使宫城居于城市中央,外有方形的皇城与大城回字围绕,在全城中部略微偏西,从南到北,形成了一条大城城门、交通干道、皇城宫殿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中轴线南端起自南城墙正中的丰宜门,经过龙津桥,再经永乐坊、广阳坊,到达皇城正南的宣阳门。再向北到达宫城正南门的应天门,继续向北,由大安门进入大安殿,随后经过仁政殿、昭明殿,到皇城北门的拱辰门。由此走出皇城,穿过天王寺、弘法寺之间的南北大道,抵达中都北墙正中的通玄门。这样,以丰宜门与通玄门为南北端点,金中都的中轴线清晰地显现出来。过去人们多认为这是为了扩大城区范围的需要,这自然是有道理的,不过金中都的规划还有更深远的考虑,就是要使宫城、皇城居中,处于全城的中心位置。完颜亮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迁都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女真宗室贵族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完颜亮迁都以后不久,即废除了中书省和门下省,只保留尚书省,使尚书省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唯一机构,其目的是便于皇帝控制朝廷大权。宫城、皇城居中,在思想理念上即意味着皇帝居全国之中,居天下之中,体现了万民皆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有利于加强皇帝的威信和权力,相对于女真族比较传统的贵族大臣共同辅政来说,加强皇帝集权是有进步意义的。这一点正是完颜亮营建中都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是宫殿临水。通常来说,要使宫城居中,最简便的途径是改变旧宫城的位置,但是金中都却没有采取这种简便之法,而是大费周章移展城墙。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为了实现宫殿必须临水的要求,这也是完颜亮效仿中原文化的生动体现。金中都西北恰好有一湖泊,它就是现在丰台区的莲花池。金中都的主要宫殿,都在洗马沟东侧,例如举行盛典的大安殿(相当于明清故宫的太和殿)、皇帝的朝殿仁政殿等。宫廷用水量比较大,没有近水的条件,用水就会发生困难,不仅生活用水,还有预防火灾消防用水,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西湖(莲花池)有温泉注入,洗马沟四季长流,这为金中都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宫廷的御花园、同乐园、蓬瀛、柳庄、杏村,都在洗马沟的沿岸出现了。洗马沟之水要流进城,城内的雨水、生活废水也要流出城。由于这里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城内之河水、雨水、废水可以自流出城,这样必须加以管理,以避免冲毁城墙。于是在南城墙的下边,构筑了流水的洞穴,即水洞、水窦,后人称之为水关。水关以外的凉水河,即金中都的南护城河,河水最后注入潞河中。城市的给水、排水,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方面。金中都在规划时,充分利用了莲花池和洗马沟水系,即便用现在观点来看,也是非常科学的选择。
三是城门、宫室、坊巷见证辉煌。中都城初建时,每面设城门 3 座,共 12 座门,后因皇帝每年到城东北万宁宫避暑,又在北垣的东部增辟 1 座城门,共 13 座城门。中都城门顺序(顺时针)为:北城墙有会城门、通玄门、崇智门、光泰门(后增);东城墙有施仁门、宣曜门、阳春门;南城墙有景风门、丰宜门、端礼门 ;西城墙有丽泽门、颢华门、彰义门。其中景风门遗址在今右安门外大街南口、凉水河桥以北处。丰宜门遗址在今广安门外南滨河路向南经过菜户营,再向南延伸的凉水河立交桥北岸。完颜亮在燕京筑造宫室,大安殿和仁政殿是前朝最重要的两大宫殿,与今天的故宫太和殿、保和殿相似,朝廷重大盛典或接待邻国重要使臣的活动,大多在这两座宫殿举行。以东京汴梁为模仿对象的金中都,城市街区虽然仍以“坊”相称,但已经不再是围墙环绕,中间十字街通往四面坊门的规制,取代它的是一条条开放的街道,这就是“坊巷”。此外,金朝宫廷设“尚方署”“裁造署”制造车舆、床榻与亭帐铺陈;“笔砚局”供应笔墨纸砚。这些都促进了手工业发展。金中都有着严格的商业管理制度,设有宝源、宝丰两个“钱监”,正隆元宝和大定通宝是当时最流行的铜钱。可以说,金中都是当时中国北方最繁华的商业都市。
四是城内园林、郊区行宫别具匠心。自完颜亮营建燕京始,园林建设就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经过几代帝王的营造,城内的同乐园、广乐园与郊外的香山寺、建春宫、大宁宫等,以优美的环境、秀丽的风光成为金国帝王游乐之地。
金中都的建造工作历时三年,到 1153 年始告完成。完颜亮于同年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定名为中都大兴府。完颜亮又于正隆四年(1159)二月对金中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改建燕京的伟大工程至此完全告竣。
金中都的出现,是金熙宗、完颜亮以来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金上京偏在一隅,对统治中原鞭长莫及。金中都地理位置适中,有利于加强对华北和黄河两岸的管理。完颜亮迁都燕京是历史的必然,此举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奠定了北京成为元代以后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地位的基础。
预知后事如何?
请持续关注我们哦!
来源:北京丰台
北京市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
-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环游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