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坊vs泰安里 | 通过建筑旧影,感知文化韵味与文艺风情阅读数
胡同,是北京的血管。弄堂,是上海的脉搏。
胡同与弄堂对两座城市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人文名片。
本期,一起探访两处风格迥异的文艺打卡点——北京坊与泰安里。
北京坊
漫步胡同梦回“老北京的岁月”
北京坊位于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东北端,西起煤市街,东至珠宝市街,北起西河沿街,南至廊房二条。整体空间格局呈现为“一主街、三广场、多胡同”的特点。
北京坊遵循街区的历史风貌,建筑风格延续民国特色,恢复原有胡同肌理。谦祥益、盐业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文保和历史建筑伫立其间,以百年劝业场为中心,沿街8栋单体建筑铺陈延展,呈现出一片历史与现实交相融合的沉浸式文化空间。
高端多元品牌的入驻,让人手不释卷的阅读乐趣;天马行空的情怀艺术,把脉文化的历史传承,为游客带来“中国式生活体验区”的品牌理念。
在这里,您可以抚摸历史肌理,品尝特色美食,感受中西合璧、精致有趣的生活方式。
夏日的北京坊内,到处弥散着“多巴胺”气息。从网红宝藏小店逛起,在PAGEONE邂逅一本心仪的书;到MUJI HOTEL BEIJING的顶层露台,品味美酒和京城的秀美风景。
在治愈感爆棚的多巴胺乐园,站在玫粉色的凉亭里,以巨型猫咪为背景合影打卡,为生活注入靓丽的色彩。
国货宝店、中古店、香氛艺术馆……放慢脚步,在北京坊便可体会到生活的松弛感。
泰安里
穿梭小巷寻觅“海派弄堂”
一座上海石库门风格的建筑,屹立在西城区仁寿路的街角,格外引人注目。
它就是建于1915年至1918年间的新市区泰安里,在沉寂多年之后,这栋海派风格的建筑经过修缮,变身“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于今年4月3日正式亮相。即使身在北京,也能感受到“老上海”风情。
在腾退修缮、保留“文化原味”的基础上,新市区泰安里变为了与城市发展功能匹配的新型公共服务空间。
目前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已引入了五家风格迥异的业态入驻,成为一个集社交、创意、阅读、美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文化艺术空间。
如今,走进焕然一新的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沧桑拙朴的木质楼梯,五彩斑驳的玻璃窗户,透露出独特的美感,使人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的上海。
在这里看个展览、喝杯咖啡、逛逛书店,可以说历史与时尚“撞了个满怀”。
石库门岁月是一家独具特色的民国文化体验馆,从脚踏进门的一瞬间,就仿佛穿越了时空,老式留声机、复古黄包车,在天井的中央还竖立着一颗石榴树,每个角落的布置都用心别致。
在这里约上朋友,喝杯咖啡、聊聊天,非常惬意。
还可以租一套旗袍,拍照非常出片,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
-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环游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