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百花吐艳争芳 看运河新风古韵,市民乐享京城好春光阅读数
杨柳拂面,百花争艳,京城处处春光明媚。郁金香文化节、牡丹文化节相继开幕,京杭大运河骑行挑战打卡沿途风景……各种踏青赏花活动让市民们乐享京城好春光。
赏花
两万余株牡丹接续盛放
本报讯(记者任珊)今天,景山公园第二十七届牡丹文化节如约而至。569种、两万余株国内外品种牡丹将接续开放。
今年,景山以“紫禁荟群芳天香誉京城”为主题,依托公园早春花卉和一园一品特色花卉牡丹,与公园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打造“真国色 动京城”的繁花盛景。园内汇集了国内外569个品种、两万余株陆地栽培牡丹,涵盖九大色系、十大花型。其中,中原牡丹346种,包括皇家御园传统牡丹名品,久负盛名的洛阳牡丹、菏泽牡丹;国内珍贵品种西北紫斑牡丹109种;国外牡丹品种114种。漫步园中,牡丹花舞弄影、艳若蒸霞,与花毛茛、木茼蒿等地栽应时花卉和丁香、海棠等春季观赏植物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春日盛景。 本报记者 程功 摄
百余种郁金香群芳争艳
本报讯(记者朱松梅 通讯员王媛)昨天,花开北京·2024北京郁金香文化节开幕。全市共设有国家植物园(北园)、中山公园、北京国际鲜花港等七大展区,打造郁金香观赏面积约16万平方米。
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西侧,近8000平方米的主展区姹紫嫣红,集中展示了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等球根花卉共22万余株。“龙凤”“琴瑟”“珠联”和“花叶”的花田图案,尽显郁金香的绚烂。
另外六大展区,分别是国家植物园(北园)、中山公园、北京国际鲜花港、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朝阳公园、长阳公园和首农·紫谷伊甸园,展示品种超过160个。这些展区种植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观赏葱等多种球根花卉近300万余株,展期自4月10日开始,将持续到5月底。
播绿
小朋友植树浇水
本报讯(记者李瑶)春光正好,龙潭公园桃红柳绿。今天上午,在公园中心岛绿地,来自市园林绿化局、市电信工程局、东城区委组织部等市区多部门的党员们“同心绘绿 义务植树”,栽植山桃、碧桃等30余株,为龙潭公园播绿。
春光明媚,龙潭公园内玉兰、山桃、海棠、樱花、紫叶李、丁香、连翘、榆叶梅等相继开放,移步易景。9时许,在中心岛文化广场旁绿地里,党员们撸起袖子,分组分工协作,扶苗、培土、夯实,一排排树苗迎风挺立。随后,来自龙潭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为树苗浇水。“希望小树苗快快长,能为我们的家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龙潭幼儿园六岁的小朋友贾晨曦说。
目前,东城区各区属公园、“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园艺驿站等,正在全面开展“花园城市共建设”“花园城市共维护”等主题活动,为社会各界参与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提供指导服务和保障。
骑行
领略运河沿岸巨变
本报讯(记者王天淇通讯员王一文)昨天,京杭大运河自行车骑行挑战活动从通州大光楼前鸣枪启程,150余名骑行爱好者齐聚大运河畔,体验与众不同的沉浸式大运河文化之旅。
此次骑行活动分为不同线路。骑行者们有的打卡大运河北京段;有的前往天津杨柳青,沿途经过副中心的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河北香河县刘宋镇万亩荷塘、蒋辛屯镇水岸潮白等运河主题文化景点,以及天津西青元宝岛公园……欣赏京津冀三地共同书写的“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生态画卷,感受运河的古韵新风。
骑行者中还有近30人将用12天的时间骑行1700余公里,途经六个省市的多座城市,最终抵达杭州市拱宸桥,欣赏大运河全线的不同风景,感受运河2500年的历史底蕴。
“作为一名通州‘土著’,看着这条运河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特别高兴!”通州区自行车运动协会理事黄旗明告诉记者,运河骑行活动开始自2009年,十多年过去了,运河沿线的环境已经大不一样。“河道变宽了,水质也变好了,希望通过运河骑行,将运河文化讲给更多人听。”
-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环游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