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京彩 巳意嗨】惊艳发现!藏在灯组中的的文物瑰宝阅读数
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其中,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载体,文物则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星辰。
“京彩嘉年华”七大主题区之一的“京彩新禧集”中,众多灯组的设计以文物为灵感,让文物中的文化之魂,依托于千年彩灯技艺,再次闪闪发光。
『元青花凤首扁壶』
1969年,元青花凤首扁壶出土于北京元大都遗址,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作为元代青花瓷的代表作,元青花凤首扁壶融合中原与西域艺术风格,造型以凤首为流,瓶身采用适合游牧的扁平形状,壶腹绘展翅凤羽与缠枝莲,十分直观地展现出蒙元时期文化的交融。
本次元青花凤首扁壶灯组,以元青花凤首扁壶为灵感来源的艺术创作,更是将这种古典美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设计者巧妙地将凤凰这一中国传统图腾从瓶中“释放”,让它在花鸟山水的背景中翱翔,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带来了无尽的想象与震撼。
『千年之约』
本组彩灯以“历史与现代的交汇”为核心主题,选取一系列颇具代表性的文物,将其形象拟人化,变成一个个懵懂快乐的小姑娘,她们沉浸地打游戏、玩滑板,过上了早C晚A、欢乐唱K的现代生活。以现代化视角让更多人感受到古代文物的魅力,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玛瑙绿松石玉串项饰出土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该项饰属西周燕国贵族遗物,由110件玛瑙珠、48件绿松石饰及21件玉饰串联而成,玉饰形态涵盖牛头、人面、璧形、兽面等多元题材。
松石绿地粉彩蕃莲纹多穆壶,属清朝乾隆时期宫廷御用器具,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多穆壶原为蒙藏地区盛装奶茶、酥油茶的银制器具,清乾隆时期由景德镇御窑仿制为瓷质器物。通体施松石绿釉为地,釉色清润典雅,外壁以粉彩绘缠枝蕃莲纹,花瓣层叠饱满,枝叶婉转繁密,间饰八宝纹,兼具藏传佛教艺术与中原陶瓷审美。
母已爵出土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国贵族墓地,现为首都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代表文物。
母已爵属西周早期祭祀用酒器,爵身为典型西周早期形制,流(注酒口)与尾上翘,双柱立于口沿,鋬(pàn,器物上用手提的部分)饰兽首纹,三足修长外撇,整体线条刚劲庄重。鋬(手柄)内侧及腹壁铸有“母已”二字,表明此爵为祭祀母亲“己”所铸,是西周宗法礼制的直接见证。
磁州窑白釉刻花卷叶纹莲瓣形枕,属宋代时期磁州窑典型瓷枕,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磁州窑白釉刻花卷叶纹莲瓣形枕,通体施白釉,釉色莹润,枕面及侧面采用刻划花技法雕琢纹饰。主体纹饰分层布局,自上而下依次为云纹、钱纹、回纹、卷叶纹及复层钱纹,纹样工整繁密,层次分明。卷叶纹婉转舒展,钱纹与回纹象征财富与循环往复的吉祥寓意,枕面呈莲瓣形,线条流畅对称,底部平整,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美感。
北京园博园
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5号
来源:京彩灯会
-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环游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