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土长歌——金钢雕塑作品展”在清华美院开幕阅读数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2025年5月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美术馆联合主办,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内蒙古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内蒙古自治区雕塑学会协办的“梓土长歌——金钢雕塑作品展”开幕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区多功能厅举行。金钢以独特的视角、想像力,以及创造力,展现他沉深的艺术思考、张力及心灵真实探索。
开幕式现场
出席开幕式活动的嘉宾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文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培训中心学术副主任付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岳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副主任吴昊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书记杨佩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马天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陈媛媛。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一级巡视员艺如乐图,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国旗,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蕾,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包双梅,内蒙古美术馆副馆长、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柳迪,内蒙古美术馆副馆长额尔敦吐,内蒙古美术馆综合组主任哈斯巴根,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崇辉,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栓柱,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心副主任代永峰,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曲建,内蒙古艺术学院以及清华大学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了开幕式。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包双梅主持开幕式。
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蕾则表示,金钢深耕创作一线,用双手赋予泥土和金属的生命,他的创作既扎根民族土壤,又彰显了当代审美,将北疆大地的雄浑壮阔,草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融入到每一件作品当中。
内蒙古美术馆副馆长柳迪致辞
内蒙古美术馆副馆长柳迪表示,金钢的雕塑作品跨越地域,走进清华园, 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对话,更是北疆文化与学院精神的深度交融。金钢先生的创作强调 “艺术回归生活现场”,他擅长以民族性、本土性的造型语言表达内心情感和人文情怀,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习以来,他的作品更加注重对北疆文化当代性转化的深入思考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文甲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金钢的导师马文甲认为,金钢在清华美术学院办个展得到了雕塑系和教培中心的认可。他作品的主题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将内蒙古文化和家乡的印象,做出意象的表达,传达了他对家乡和故土的热爱,也推广了内蒙古传统文化中的当代的生命力。
艺术家金钢发表感言
最后金钢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本人艺术创作的阶段性总结。未来,也将继续在雕塑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前行。此次展览为新的起点,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用更多更好的作品回馈这片滋养他的土地和亲人、朋友、老师和家人。
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包双梅主持开幕式
现场导览
展厅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众人移步美术学院雕塑系C103,参加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辉主持的“梓土长歌——金钢雕塑作品展”学术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了30余名雕塑领域的专家学者、博士生和青年学者,共同围绕金钢的雕塑作品展开深入探讨,为雕塑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思考。
论坛现场
论坛开始,学术主持陈辉教授介绍了本次展览的初衷与筹备过程,强调金钢作品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紧密联系。他选择马作为创作题材,用意象来表达,从唐代到汉代的马,他选用草原上的材料,以建构的方式构架马的形态,有一种建筑的结构感,同时也是空间的一种意象。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崇辉表示,金钢的创作已经持续了10多年,在更高的学术熔炉里面再进行淬炼,尤其是清华美院这种传统的人文精神的这种熏陶下,能打破疆界的存在,走上更广阔的艺术疆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文甲表示,我们从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构建体系上来讲,也需要有更多元的视角,从更远的艺术形式中去汲取我们向前发展的营养,把我们的语言构建成一种世界化的语言,中华文化向像世界展现自己的优秀基因的,也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艺术家和文化创作者来努力追求。
艺术家金钢在研讨会上发言
在讨论环节,与会者积极发言,围绕金钢雕塑创作的灵感来源、地域传统文化的转译、雕塑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不仅为金钢的雕塑作品提供了专业的研讨平台,促进了不同观点和理念的交融,为雕塑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方向指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借助本次展览的机会,开展清华艺术公开课,进行现场导览。
清华艺术公开课现场
展览作品
《母与子3》 不锈钢 120x40x80cm 2022
《母与子2》 木、皮、铁 200x70x180cm 2022
《母与子》 木、铁 120x40x80cm 2018
《源生》木、皮、铁 80x30x170cm 2025
《马系列——繁衍》木 60x40x60cm 2012
《生生不息》 木、皮、铁 150x50x165cm 2025(前)《静静地河1》 木、铁 100x40x130cm 2018(后)
《共舞》木、铁 50x20x80cm 2012
《鞍马史诗》 木、铁 130x40x85cm 2017《马系列——印记》 木、铁 90x30x90cm 2017
《驯鹿的足迹》木 200x30x60cm 2013
《迁途》木、皮 80x20x180cm 2015
《和》木、皮、铁 160x20x210cm 2025
《寂静的午后》木、皮 70x20x60cm 2012
《等待》陶 50x15x50cm 2018
《天边》玻璃钢 30x150x70cm 2025
《训》玻璃钢 70x30x90cm 2025
《草原母亲》木、陶 115x30x65cm 2023
《同唱一首歌》玻璃钢仿陶 200x45x135cm 2022
关于艺术家
金 钢
JinGang
蒙古族,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现任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2024级访问学者。
201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秘书长、内蒙古雕塑学会会员、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展览信息
-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环游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