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曲阳,访中国雕刻之乡三大历史古文化阅读数
曲阳县简介
曲阳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保定市西南,太行山东麓。因地处古北岳恒山弯曲之阳而得名,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总面积1084平方公里。历史悠久的河北曲阳,早在1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秦统一六国后就设置了曲阳县,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县份之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曲阳积淀出了享誉华夏的“雕刻、古北岳、定瓷”三大文化瑰宝和中国雕刻之乡、古北岳文化之源、定瓷艺术发祥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观赏石之乡五张“国字号”文化名片。
下面就请跟着小编的脚步
一起走进曲阳,
寻访“古北岳、雕刻、定瓷”
三大历史古文化。
古北岳文化
曲阳是古北岳文化之源,自汉宣帝至清顺治皇帝的1600多年间,曲阳始终是历代帝王遥祭北岳恒山之地。
据史料记载,北岳祠早在公元前98年汉武帝时期就建于曲阳县。公元前61年汉宣帝颁诏,确定东岳为泰山、西岳华山、南岳霍山(后改为衡山)、北岳恒山(曲阳境内大茂山)、中岳嵩山。
南北朝北魏宣武帝年间将北岳祠改建为北岳庙。公元608年,隋炀帝亲临曲阳祭祀北岳。公元1377年明洪武开国元勋徐达受朱元璋之派到北岳庙致祭。这说明自汉至明,北岳恒山一直在曲阳境内,明朝后期才把北岳恒山“易地安置”到山西浑源,到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才移祀北岳于浑源。
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曲阳北岳庙,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是皇家祭祀北岳恒山之神而建的一座庙宇。据史料记载,在这里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吏曾进行过300多次隆重的祭祀。
北岳庙以古建,壁画,碑碣雕刻三大艺术瑰宝而闻名。1982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
北岳庙,南北长542米,东西宽321米,总面积17.4万平方米。从正门朝岳门进去,沿中轴线一路往北,经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遗址到最北面的德宁之殿。
御香亭又名敬一亭、更衣亭,始建于明嘉靖(公元1536年),专为帝王岳祀前更衣而设,亭高16.6米,亭顶为重檐三滴水尖顶,平面呈八角形,檐下施有斗拱,设计精巧,造型美观,风格别致。
主体建筑德宁之殿是北岳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魏,至今已有1600多年了。“德宁之殿”名取“以德治国,天下安宁”之意。大殿通高25.6米,占地2009.8平方米。
德宁之殿整体气势恢弘、雄伟壮观,是五岳祭祀中规格最高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元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虽经多次修缮,仍保持着浓郁的元代风貌,彰显华夏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德宁之殿”四字为楷书,笔力雄健,遒劲多姿,颇具颜筋柳骨之风。“德宁之殿”这四个字是当时任转运使司的李廷瑞奉诚明真人所写的。
诚明真人名张志敬,为全真教第八代掌门。转运使司为唐代所设官员名称,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北岳庙又是帝王祭祀北岳的地方,这说明李廷瑞,无疑是当时地位显赫、书法艺术高超的社会名流。
德宁之殿内的壁画有三块,北壁为《北岳恒山神出巡图》,东壁为《云行雨施》,西壁为《万国咸宁》。三幅壁画皆取材于道教题材,描绘了各路神仙出巡、工作的场景。东西壁的壁画皆长18米,高8米,其中东壁画《云行雨施》绘制了39个神袛,这些神袛面目清秀,丰满腴润,神态各异,西壁《万国咸宁》则绘有37个人物,人物中有一位飞天神,又名曲阳鬼,是曲阳当地的保护神,驱恶辟邪,在明清时期,都有曲阳知县都派人临摹后刻成碑刻镇守一方平安。
曲阳北岳庙,一座内涵丰厚的文化艺术殿堂。
雕刻文化
曲阳,从汉代开始,这里就是雕刻之乡,一块块石头在曲阳人的雕刀下变幻万千,有了灵性。2000多年来,曲阳人一直在研究石头,研究雕刻,使得如今的曲阳雕刻在传承的基础上更有了超越前人的技艺。
曲阳北岳庙内的石狮子
初到曲阳下高速往曲阳县城而去时,就被路边大大小小的雕刻所惊艳。本来是看到传统的石狮子、佛像等石雕,走不了多远发现一人多高的绿巨人正在路边张着大嘴,绿巨人旁边则是七个一米左右的葫芦娃,同行的旅游达人金子元老师来过曲阳,老先生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曲阳雕刻,材质各种各样的都有,“曲阳雕刻已经不是单单的石雕了,早在1995年这里就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
曲阳北岳庙内元代石狮子
据媒体几年前的报道,曲阳总人口60余万,拥有世界级雕刻大师三人、省级以上雕刻大师100余人,雕刻从业者2.4万余人,也就是说每30个曲阳人就有一个是雕刻从业者,可见其雕刻业之兴盛。特别需要告诉读者的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都有曲阳石雕艺人参与营造。
北岳庙内石雕群
在曲阳北岳庙,我们见到一座石碑,碑文为元代史学家姚燧所撰,石碑由元代国史院编修、书法家刘庚撰额,碑文由书法大家、赵体开创者赵孟頫书丹,这座碑就是“大元朝列大夫骑都尉弘农伯杨公神道碑”。碑文记述了天安门金水桥设计者杨琼生平,他由普通石匠做到领大都等路山场石局总管,出身于石匠世家的杨琼所做石雕“每自出新意,天巧层出,人莫能及”。
北岳庙内的古代石雕,多是从曲阳各地收集上来的
杨琼参与了元大都城的营造,因其技艺高超,在营造元大都城时三次升官。杨琼能在石雕上成一代宗师和他的性格有关。根据史料记载,杨琼 “性谨慎,寡嗜欲,服食简朴,对下宽厚”,所以被人称为“杨佛子”。这种性格使得他将毕生精力用于钻研技艺,所以才成一代大匠,这就是“匠人精神”。
北岳庙内的角狮,小眼神很生动
我们说曲阳是雕刻之乡,而且自古就是,这一点在北岳庙内就能见一斑。北岳庙内保存的古雕刻涵盖人物、动物、佛像、石幢等各种门类,跨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比如北岳庙主殿德宁之殿外有99只小石狮子,神态各异,活灵活现,各殿台阶前的角狮虽然身形简单,但是线条流畅,神态生动,望之仿佛能见其情绪。
北岳庙内石狮子
而在北岳庙内的曲阳县博物馆,则是一部中国石雕史的文物展。从北魏时到明清时出土的各种石雕作品都能看到,尤其一座唐代的盘龙石灯,高达3.2米,石柱上云龙交蟠,石灯上刻有武周时期所造新字,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而两尊唐代造像阿难和迦叶,头部被侵华日军掳走,真是杀千刀的小鬼子啊。
唐代蟠龙石灯,高3.2米
曲阳能成石雕之乡,除了自古的匠人精神传承之外,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当地有好石材。曲阳城南的黄山,盛产汉白玉大理石,是石雕的优质材料。此黄山因汉代黄石公在此修行而得名(就是那个让张良捡鞋子、赐张良兵书的黄石公),修行中黄石公召集当地匠人修建殿宇、雕刻神像等,开曲阳雕刻之先河。如今黄山石材不让开采,很多石料要从外地运过来,而且禁止开采的地区越来越多,石雕价格也比往年大幅增长。有当地从业者告诉我们,几年前500元一方的料,现在卖到12500一方,而且“一天一个价,每天都在涨”,所以,要买曲阳石雕,得趁早下手,晚了的话,估计得多花好多钱。
曲阳的一处石雕厂内的巨大石牌坊
雕刻一条街,沿街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雕刻厂和展销区。在这里你能看到雷锋、观音、毛主席等雕像肩并肩,也能看到罗马武士和希腊仕女深情对望,能看到高大威严的石雕牌楼,也能看到手掌大小的小石狮子,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的雕刻物件。
曲阳石雕厂内的石雕群像
曲阳一处路边石雕商店内展示的作品,阿富汗玉雕的水管,我以为真是盘着的水管
在当地最有名的一家石雕企业中尚集团,我们开了眼了,对曲阳石雕有了新的认识。印象中的石雕要么巨大笨重,要么只能作为装饰摆件,但是当我们从中尚集团厂区出来后,这些印象都被颠覆了。
中尚集团的切割车间,大块石材等着被分割
车间内加工好的半成品石材
工人正在打磨石材
先说说几个地方,人民大会堂海南厅、盘古七星酒店、安徽九华山、南京牛首山、无锡灵山梵宫、威海环翠楼、G20峰会杭州西子宾馆……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方的石材制作、雕刻、雕塑等都有中商集团的参与,也许你在一些景区景点不经意间拂过的汉白玉栏杆就是中尚出品。
工人在对石雕栏杆进行精修
中尚集团车间,工人正在精修石材
到曲阳之前,朋友开玩笑说,应该开个大货车到曲阳,这样可以采购点当地特产,比如石狮子什么的,结果到了中尚一看,还真有很多“石雕特产”可以带走而且就是放到后备厢的,根本用不上大货车。偏玉石材质的石碗,碗壁纤薄,叩之有金石声,举起来对着灯光可以清楚看见持碗的手指轮廓;大小不一的石质茶盘,有古雅质朴的,也有简约现代的,打磨后的石质的触感给人一种温润、踏实的感觉,真是好茶器;手掌大的石狮子、颇有古意的石镇纸,带回家放在书房跟歙砚、徽墨、湖笔、宣纸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搭……
石碗,灯光能透过来,可见多薄
石头做的茶台,这个尺寸适合随身携带
这不是古琴,这是石雕茶台
憨态可掬的兵马俑卡通版
一比一大小的石雕小提琴
在中尚集团的展厅看到一尊石雕千手观音,这尊千手观音用鲁山绿雕刻,纹路细腻,笔画飘逸,观音法相庄严又慈悲平和,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中尚集团文创板块负责人闫吉汉副总介绍,这尊千手观音来自中尚集团董事长马自涛,1986年出生的马自涛已经是高级技师,是典型的匠人老板。闫吉汉介绍,曲阳雕刻发展到现在,材质不仅仅限于石材,技艺也不仅仅限于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技法,门类也不仅仅限于以往的建筑、装修等,现在他们已经引进3D打印等技术,而且正在探索曲阳雕刻的文旅创意产品,这件千手观音实际上是“中尚杯”文化旅游雕刻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的参赛作品之一,这个大赛吸引了很多大专院校的师生参加,也有很多曲阳本地的雕刻艺人参赛。
千手观音,中尚集团董事长作品
在曲阳,有所河北曲阳雕刻学校,这是全国唯一一所以石雕为骨干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这所学校不大,但是却走出了很多雕刻大师,闫吉汉介绍,据他了解,现在每年还有很多大专院校的雕刻专业的教师回到这所中专学校进修学习。
陈氏定瓷为自己茶具配的茶盘也是中尚的石雕茶盘
在曲阳县给游客准备的导览资料上写到“曲阳石雕遍布云冈、敦煌、乐山、五台山、故宫、颐和园……曲阳艺人将自己的匠心智慧倾注于灵光四溢的雕刀之上,璞赋生命,雕刻精神,为优秀民族文化传承耸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曲阳雕刻的创新,铁艺与石雕结合
这部电视机也挺沉
曲阳雕刻之乡的名号名副其实,不服不行!
定瓷文化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李清照这首词中提到的玉枕就是瓷枕,因其白如美玉所以瓷枕又被称为玉枕。古人用瓷做枕从唐开始一直到宋元明清,瓷枕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孩儿枕,而孩儿枕正是定窑烧制的定瓷代表作。
定瓷孩儿枕
众所周知,我国有五大名窑“官钧哥汝定”其中的定,就是定窑,位于今天的河北保定曲阳县,曲阳古属定州,因此其瓷窑被称为定窑,所产瓷器被称为定瓷。定窑烧制始于唐,兴于北宋,失于元。在北宋时由于宋金之战,使得兴旺发达的定瓷惨遭劫祸,定瓷工匠南迁到景德镇等地,形成了定窑风格的景德镇影青瓷,史称“北定南迁”,留在曲阳当地的匠人烧制作品多为民间粗瓷盆碗等,逐渐脱离定窑官窑作风,基本不见定窑风格,定瓷技艺几近失传。
曲阳出土的唐代定瓷瓷片
直到上世界七十年代,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失传千年的定瓷技艺开始恢复,这期间,陈文增、蔺占献、和焕对于定窑技艺的恢复和传承贡献巨大,被称为“定瓷三杰”,而定窑技艺经过四十余年的摸索终于恢复并有了新的发展。
定瓷茶具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以白瓷为主,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美誉。元代刘祁在《归潜志》中这样赞美定瓷:“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五大名窑中定窑以装饰见长,发明了刻花、印花、剔花等装饰技艺,包括景德镇等地都是仿定窑工艺,形成了“定窑系”。早在北宋年间,高丽(今朝鲜半岛一部)就“窃仿”定器,而日本瓷器工艺更是从从朝鲜、中国偷了又偷。
定窑剔花瓶
定窑小口瓶
定窑剔花茶杯,剔花等装饰技法在定瓷中很常见
Q版定瓷十二生肖,太萌了
前文中提到的宋代孩儿枕目前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是目前故宫藏品中的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孩儿枕造型为一男童俯卧在枕座上,头枕于抱起的胳膊之上,双腿交叠跷起,男童宽额大眼,神态俏皮,一脸天真活泼的表情。陈文增大师仿制的宋代孩儿枕目前也已经被故宫博物院收藏,游客到了曲阳可以在陈氏定窑购买到大小型号不一的孩儿枕,最小的只有巴掌大,适合放于书桌之上把玩。
已故的陈文增大师制作的仿宋孩儿枕,故宫收藏
此外,宋代定窑莲纹刻花梅瓶、宋代鱼篓瓶、宋代龙首净瓶等都已经被成功仿制。“定瓷无大器”,自古其烧制的器物都不大,而且实用器居多,现在曲阳定瓷更是以茶具、餐具见长,品质上佳的一套定窑茶具数百元就可收藏。
陈氏定瓷公司制作的孩儿枕半成品
定瓷半成品
辊压出来的定瓷半成品
因为定瓷技艺是失传近千年后又恢复的,所以曲阳人对于定瓷技艺的传承特别上心。2017年,曲阳成立了定瓷职业培训学校,陈文增定窑艺术馆每年都会举办定瓷艺术夏令营,孩子们在夏令营里可以学习定瓷文化,体验定瓷制作。
先来一组在陈氏定瓷拍的工人工作的照片。
手工拉坯
手工拉坯
还是手工拉坯,是个细致活儿啊
清理完半成品后,这位工人把上面的浮灰吹掉
清洗
工人对注浆成型的半成品进行清理
工人在瓷坯上剔花
还是剔花,一丝不苟,精细活儿
陈文增定窑艺术馆内部的陈文增诗词展厅
再说说我们看到的孩子们的作品。到定窑艺术馆时恰好赶上今年夏令营作品展,看着展台上孩子们脑洞大开的作品不禁被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折服,五颜六色的瓷飞机,一叶扁舟上的撑船渔翁,叽叽喳喳的小鸟一家,泥土成了孩子们描绘这个世界的画笔,瓷器成了他们最生动的画作。
孩子们的作品
孩子们的作品,是不是很有神韵?
孩子们的作品,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中国定瓷,后继有人啊。
接下来再给大家展示一组定瓷优秀代表作品和获奖作品。
定窑萱纹剔花瓶218×169mm 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定窑“向日葵”剔花尊200×193mm 获第十届陶瓷创新设计评比金奖
定窑“手留余香”玫瑰纹剔花瓶283×163mm 第十六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名家名作展评比金奖
定窑刻花瓶·石榴花开
阳光下
定窑跳刀纹罐器
唇10号
今天的定瓷艺术,正以独特的魅力展示于世人。我们祝愿古老的定瓷在未来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物华天宝曲之阳:
北岳文化,源远流长;
相如故里,和韵悠深;
雕刻溢彩,定瓷流芳。
保定曲阳,距离北京230公里,
沿京昆高速直达,交通非常方便。
如果有时间,不妨走进曲阳,
览古北岳文化,
访定瓷兴衰,
品古今雕刻艺术,
享山清水秀风光。
-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环游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