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作者您好:

平台方近期接到网友多起投诉,被部分作者文章内容包含的外部链接、二维码、电话等内容误导点击访问,发现其非推介地官方信息,亦非机构作者官方信息,真假难辨,造成困惑。

环游号作为国内首个央级新闻媒体和地方文旅机构共同推出的自媒体平台,将为文旅行业建设官方发声渠道为宗旨,服务行业机构、学者、专家和网友,为此,平台方从即日起,要求各作者发布的文章内容务必清除非官方外部链接、非官方二维码、非官方电话等,若发现故意发布上述内容,平台方将对文章作者永久禁言。 感谢您的支持。

已了解

“和式风筝”帮日本人解压
阅读数

分类:1678256597000

“奴风筝”

编者的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自古融入了中国人对自由、对美的追求。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风筝文化,风筝节也各具特色。

“正月里放风筝吧。”这是日本歌谣中的一句话。放风筝是日本过新年的特定游戏,因此在日本也被称为“正月里的风物诗”。

日本人认为放风筝有消灾除病的作用。风筝线断了就会飞得无影无踪,所以人们希望风筝能把灾病带得远远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远,还有出人头地的含义。有男孩的家庭,尤其喜欢选择在正月里放风筝,风筝高高地在蓝天中飞舞,代表着家长们“愿家中男孩健康成长”的美好祈福。不少日本人都有孩提时放风筝的记忆。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最盛行放风筝的时期,每年寒假,当地的晚间新闻里都会播放“放风筝要在没有电线的地方放”等提示内容。当时随处可见有风筝售卖,玩具店、文具店、点心店等,只要是孩子们经常出现的地方,都少不了各式各样的风筝。风筝也被称作“正月玩具”,不少孩子在收到压岁钱后,都会去买风筝。

日本很多地方都会举行放风筝大会。滋贺县东近江市举办的“八日市大风筝节”,相传始于江户时代,该地建有“世界风筝博物馆东近江大风筝会馆”。如今,当地的放风筝习俗还被列为日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潟市的“白根大风筝合战”、滨松市的“滨松祭”、爱媛县内子町的“五十崎大风筝合战”、埼玉县春日部市的“大风筝节”等,相模原市、神奈川县座间市等地的放风筝大会也广受欢迎。尤其是春日部市的大风筝节,是祈愿孩子健康成长的市民共同举办的祭典,热闹非常。该活动每年5月举办,所放的风筝由春日部市“庄和大风筝文化保存会”会员用和纸与竹子为材料,历时3个月制作完成。日本喜欢大风筝,最大长15米,宽11米,也被称为“百叠大风筝”。但在举办大风筝传统活动的日本各地,也曾出现风筝坠落导致事故的情况。为此,通常举办地都会采取“出入限制”等措施,尤其当举行大风筝庆典时,会使用云梯车观测风速。在放大风筝前,首先要举行祈愿仪式,旨在祝福孩子们健康幸福成长。

日本最有特色的要说“和式风筝”了,“奴风筝”就是其中一种,上面画的是扎着发髻怒目圆睁、身穿传统和服的男人。“奴”就是下人,原来江户时代的很多武士及富人经常虐待家里做工的穷人。穷人敢怒不敢言,就把自己的形象做成风筝,高高地飘在空中,仿佛在说:“我们这样身份低的人现在正俯视你们这些了不起的武士”。慢慢这也成了日本黑色幽默的象征。

日本各地都有自发形成的风筝协会,定期举办比赛或活动。与风筝有关的活动不仅是人们聚集在一起放风筝,还要比拼风筝的“颜值”及其飞翔能力。因为日本形成了风筝大战的文化,风筝之间互相碰撞,以撞坏对方的风筝或撞断对手的风筝线决定胜出者。

受疫情影响,此前三年各地放风筝活动被迫中止。如今,久违的放风筝活动令人们格外开心,参赛者为风筝飞舞的身姿而欢呼,场面十分热闹。【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如黛 文竹】

    相关推荐Related recommendation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电子政务|官方微博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