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作者您好:

平台方近期接到网友多起投诉,被部分作者文章内容包含的外部链接、二维码、电话等内容误导点击访问,发现其非推介地官方信息,亦非机构作者官方信息,真假难辨,造成困惑。

环游号作为国内首个央级新闻媒体和地方文旅机构共同推出的自媒体平台,将为文旅行业建设官方发声渠道为宗旨,服务行业机构、学者、专家和网友,为此,平台方从即日起,要求各作者发布的文章内容务必清除非官方外部链接、非官方二维码、非官方电话等,若发现故意发布上述内容,平台方将对文章作者永久禁言。 感谢您的支持。

已了解

四川雅安|白马祠探源
阅读数

分类:1681363668000

在川西南地区有许多或大或小、亦奇亦神的庙宇,但是雅安市的白马祠却是一座不得不去一探究竟的神奇小庙。

在中国传统庙宇里,庙庵祠都是供奉的本土神灵或家祖,其名很直接,一看就知道被敬祀者是谁:二郎庙、城隍庙、川主庙、关帝庙、武侯祠、金花娘娘庙、土地庙、牛王菩萨庙、观音庙、石龙庙等等一目了然。但是,雅安的白马祠却不宥于此,颇具禅念。供奉的是人还是白马神祇?若是供奉人,又是哪位英雄好汉?这些都是萦绕在许多香客和游客心中的疑窦。

座落在雅安市西南部泥巴山南麓的九襄镇是一个人文历史蕴厚、民风朴实、重文尚礼、依山傍水的富庶之地。巍峨雄奇、绵延千里的邛崃山脉大相公岭屏障了北方南下的喧嚣和寒风,依山而下的是流瀑一样的一片片花果园林。初夏时节,这漫山遍野的果园果的尤物们便自己粉妆起来,如雪花飘落般粉白了这个属于它们的狂欢季节。舞蹈在果园中最活跃的桃与杏张扬着自己的艳丽,与小河两岸那些金灿灿的黄果柑、黄澄澄的大枇杷一道甜美着这个如诗如画的山乡,好一派凤鸣在竹、白驹食场田园景象

在这一望无际的花海果林里,一墩岈然独耸的山梁上,一座雄伟高大的庙堂傲然屹立,俯瞰并护佑着供奉它的芸芸众生,这便是盛名遐迩的雅安白马祠。“凡祭祀境内山川社稷及风云雷雨载在祀典等神,皆须斋戒严洁然后行事。祭祀之物必当亲身点视,不得委之吏。胥大抵此辈多无顾忌,宰牲之际纵令屠刽人等盗窃者有之,安得不为关防。至于颁胙亦宜均及若祈晴祷雨尤宜极其诚敬先儒,谓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可不谨乎。”(《官箴集要》明·汪天锡)可见历代政权对庙祠寺宇何等重视。那么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庙供奉的是白马还是白马将军?若是白马将军,白马将军又是哪朝哪代的名将呢?穿过一路芬芳和盎盎春意,笔者拜谒了这座神奇伟岸的宝刹。

弃车徒路蜿蜒的乡间小道向山漫行三百余米,便来到祠庙前方。抬头凝望,宽阔的赤朱庙门,门楣横挂着黑漆作底鎏金大字白马祠,扁体隶书,笔锋厚重,遒劲有力。庙门两侧各立一匹通体白色的高大骏马。从庙名和两匹马的塑像来看,这里应当供奉的乃是白马了。为何要供白马,民间有几种传说。

全国各地有许多白马寺据东汉《牟融理惑论》等书记载,白马寺的由来,据说源于汉明帝刘庄的一个梦,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刘庄在夜晚梦见一位神人,全身金色,项有日光,在殿前飞绕而行。第二天会集群臣,问:“这是什么神?”当时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听说西方有号称‘佛’的得道者,能飞行于虚空,神通广大,陛下所梦见的想必就是佛。”第二年,汉明帝派遣蔡愔博士及弟子秦景等十人远征西域求法。

使团到达大月氏国后,抄得佛经42章这部经书由42段短小的佛经组成,因此有关学者考证,它不是直接的译经,而是一部辑译多种经书的“经抄”。汉译四十二章经描述的内容是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由于它内容质朴平实,在佛教刚刚传人我国时比较适合佛教初学者的需要,所以在当时社会上非常流行。永平十年,使团在此地当世高僧迦摄摩腾、竺法兰,并虔诚邀请二位大师来汉地传播佛教。二位大师接受邀请,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随蔡愔一行来到洛阳。汉明帝在永平十一年,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因为白马驮着经文而来,取名“白马寺”,佛教也就是从这个时期传入中国。

四十二章经作为在佛法中国最早的一部佛经,其内容主要是根据《法句经》的部分内容摘录的,也可以说是一种另译、节译,毕竟当时完整的《法句经》还没有传到中国,最早的佛经翻译者们同时是第一批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为了方便理解和传播佛法,自然会选择些浅显易懂、篇幅短小易流传的佛经来进行介绍,《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等都是这样的节译作品。按照判经,都是小乘初传的东西。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中,《四十二章经》表面上是一本普通佛经,其实关乎大清宝藏——满人入关时曾在关外藏了很多宝藏,而在这部经书中,就藏有宝藏地图,也是因为这部小说才让更多的读者对这部经书产生兴趣因此,这白马祠供奉白马便是正解。

然而,这庙里供奉的却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白马将军。

民间白马将军是道教中的白武神我国大部份地区,民间家家均有“白驮将军”或“白马大将军”牌位,专供驱邪避凶之用。一旦童孩遭受惊吓,即敬香跪拜,祈求孩子游魂归位。此风俗流传了一千多年,形成了白马民俗信仰文化。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因此,国人供奉祭祀白马神情理所在。

在大众传统认知中,白马将军首先是指三国公孙瓒。公孙瓒能够被称为“白马将军”,曾训练出一支叫“白马义从”的骑兵。东汉末年,公孙瓒喜爱白马,训练的这支骑兵,不仅作战勇猛,而且都是用清一色的白马装备,十分醒目威风坐阵华北地区的公孙瓒,因其常在塞外乘白马以破胡人,被鲜卑、乌桓等族称作"白马将军"。在三国乱世里,公孙瓒算是一个能文能武的诸侯。他早年间跟刘备一起,共同拜过大儒卢植当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来被调守边塞,因为杀敌有功,被逐步升迁。在这以后,公孙瓒一直在扎根北方。在三国时期,公孙瓒之外刘备赵云、马超也是骑白马的武将。

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传世名作《西厢记》里,张生的好友杜确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人们很尊敬他,所以也把他称为白马将军。

不过,这里却没有这些将军的身影。白马将军另有其人。

进得庙门,拾阶而上,在宽大整洁幽静肃穆的院坝上方,便是本祠的大殿。大殿正中央像其他许多寺庙一样儒释道同祀。观音菩萨、孔圣人和太上老君端坐其位,正中的主角却是庞统将军。

庙祝张居士介绍,庞统舍身救主忠烈之士,才有后来三分天下,蜀川安乐。庞统何许人?史料称:刘备之军师中郎将。统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赤壁之战,统避乱江东,为鲁肃荐于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助瑜火攻大败。瑜卒,亮往吊孝,因得见统。时肃亦荐统,因统貌陋,慢孙权,不用。统遂往荆州投先主,先主亦因貌轻之,任为耒阳令。统到任,不理政事,先主怒遣张飞往责,飞识统才,遂拜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后统随先主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公元211年,刘备大军攻雒城(今德阳广汉一带),因疑亮欲争功,不从亮书劝阻,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为乱箭射死,年36岁。从寺庙的对联也可以看出,当地百姓对这位仅骑过一次白马就殉难的将军崇敬之意。

   功比武侯筹运帷幄赢得大名垂宇宙,

   才佐圣帝心注黎庶宏恩常沛在人间。

 

镇蜀川座黎白威显佑民福祉万代,

辅汉室殉凤坡忠勇报国名芳千秋。

 

千秋功名留三国,一代忠心属二师。

  

汉川东去鸡冠嵯峨水滨建镇称九襄,

邛笮西来相岭叠嶂山麓有祠名白马。

这一答覆得到了印证。“白马祠,在白碉山,祀蜀汉庞士元,香火最盛。清雍正间建,光绪间重修。”《汉源县志》民国版。又云:“祠肇创于清雍正,由于沟坎移白碉山隈,重建于清光绪间,旧惟两殿。前祀忠荩大王,后祀文昌夫子.....”

在封建社会,作为官庙地方官员是要按节季到白马祠朝拜、民间则要分摊祭品。古训有云,“祭祀及乡饮酒,新官到任旧官辞,神会计每年合用猪羊等物若干斟量合用物价若干派定坊厢,都分某坊厢办正月乡饮某坊厢办十月乡饮,一都春祭:文庙一图二图买猪,三图四图买羊;二都春祭社稷;三都祭山川;四都祭清明;五都祭文庙;六都秋祭社稷;七都办新官到任、谒神之类,备榜晓谕里长知会自备猪羊伺候,如此则事有其备可革权要争。”

一个民族既然能长期存在,并有其不间断的历史和思想文化传统,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其传统思想文化亦必有其特定的价值,如何把它的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方面发扬起来,如何克服和扬弃其消极方面,对这个民族很重要。因此,无论是本位文化的儒和道,还是外来文化的佛教,中国老百姓都能取用优秀内容而用之。这也就能理解白马祠既供奉佛家的白马又供奉儒家尊崇“忠孝礼义廉”尽忠护主而卒的庞统了。

作者:罗万庆

    相关推荐Related recommendation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电子政务|官方微博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