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阅读数
在淅川,既有落日余晖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丹江水,也有气势恢宏的渠首大坝,还有蜿蜒柔美、浩瀚如太平洋的丹江小三峡,更有充满着无限力量的豫西南最长的高速最大桥。
小三峡
丹江小三峡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丹江口水库库区北部,上起淅川县马蹬镇摆渡滩,下至马蹬镇石桥一带,上下蜿蜒20余公里,分别为云岭峡、太白峡和雁口峡。
小三峡像一条翡翠飘带缠绕在群山的腰间。舟行水上,水绕山转,山随人移,人在画中,景随心生。峡谷,峭壁,山花,红叶,与清澈透明的江水相映,轻烟朦胧之中,一副飘渺迷离的水墨画图便展示眼前。
淅川特大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河南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西峡至淅川段——张湾特大桥。张湾特大桥跨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游重要水源涵区(老鹳河),全长2920米,是全线最长的特大桥,是豫西南在建高速公路最长桥梁。
于张湾特大桥相交的是淅川水上公路,当水位上升时,公路两侧的水面宽阔,仿佛一条巨龙蜿蜒盘旋,水天一色,景色宜人。这里,碧水、青山、绿树、蓝天、小船、美丽的大桥、来来往往的车辆,美不胜收!
盛 湾
盛湾镇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地处丹江南岸,豫鄂两省结合部,距县城29公里,是全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但耕地资源最少,人口也少的可怜。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上秋景图一定是很多人的秋天记忆。漫步盛湾丹江岸边,这么美的画面真实呈现在眼前时,我们一定会沉醉其中,忘却心上烦忧……
渠 首
一渠清水一渠清,半江碧波半江史。站在陶岔渠首大桥上眺望,渠首大坝横跨在两座山头之间。大坝上游,宽阔的引水渠向远方蜿蜒,连接着美丽的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输水总干渠伸向北方。大坝周边呈现出满目葱郁、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引得不少游人来此观赏。
位于渠首南畔的汤山湿地公园里,有一座九重阁,登临阁上,遥望汤、禹二山,秀木参天,郁郁葱葱。头顶,白云悠悠,脚下,三闸吐水,如口吐莲花。一湾碧水,流向远方。
英雄渠
英雄渠,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土地岭村,在悬崖峭壁上穿越,全长16.5公里。它是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众多水利工程的优秀代表,是河南省第一个利用高山修渠的办法改变了土地岭村及周边4000多人饮水难历史,还利用渠水落差建起水磨加工厂和4座发电站,让这里人1961年就用电照明并吃上自产大米。
英雄渠,红旗渠之父,也是红旗渠的老师。据说,当年林县的县委书记杨贵就是看到“英雄渠”报道后,慕名领着一群人来学习了解,受到启发,于1960年,带领林县人民开工修建红旗渠。
土地岭
从盛湾往土地岭村的路上,处处都是五彩斑斓的田野。这里的山,翻阅了一座又一座,沟沟壑壑,交织纵横;这里的田野,穿越阻断相连的村庄,各有各的故事,又彼此不分秦楚。立于孤山之上,丹淅之地的脉络竟然清晰了起来,万物葱郁,云霓灵动,山河恢弘,眼前的鸟鸣、野花也变得熟悉和亲切起来。
醉染淅川,处处美不胜收,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山水油画。烟波浩渺、水墨画韵,层林尽染、万山叠彩......已经无法用词语来形容淅川的美景了。
微信号|xichuanfabu视频号|淅川发布作者:赵世宏(小猪贝贝)
编辑:曹非凡
审核:李雪山监审:王经南
-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环游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