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作者您好:

平台方近期接到网友多起投诉,被部分作者文章内容包含的外部链接、二维码、电话等内容误导点击访问,发现其非推介地官方信息,亦非机构作者官方信息,真假难辨,造成困惑。

环游号作为国内首个央级新闻媒体和地方文旅机构共同推出的自媒体平台,将为文旅行业建设官方发声渠道为宗旨,服务行业机构、学者、专家和网友,为此,平台方从即日起,要求各作者发布的文章内容务必清除非官方外部链接、非官方二维码、非官方电话等,若发现故意发布上述内容,平台方将对文章作者永久禁言。 感谢您的支持。

已了解

日本人吃牡丹饼迎春季彼岸
阅读数

分类:1711528946000

三色牡丹饼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王天晴

日本有句谚语:“寒不过彼岸,暑不过彼岸。”这里分别指的是春秋两季的彼岸,意思是过了春天的彼岸,日子会渐渐回暖;过了秋天的彼岸,暑气也会慢慢消散。那么,什么是彼岸?

彼岸不能算节气,也不属于正式节日,在日本被视为“杂节”。春秋两季的彼岸分别是春分、秋分和其前后各3天的时间,总计长度为一周。2024年春分是3月20日,所以春季的彼岸就是3月17日到23日。

彼岸这个词源自佛教,来源于古代印度的梵语“paramita(波罗蜜多)”,在中文里被译为“到达彼岸”。相对于“此岸”这个充满迷惑和困扰的世界,“彼岸”象征着开悟的境地。日本民俗学家则推测其可能源于日本古老的太阳崇拜。对农耕文化而言,向太阳许愿保佑丰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加上“日愿”与“彼岸”在日语中发音相同,因此太阳历法和佛教结合在一起,形成“彼岸”这一日本特有的习俗。

彼岸的起源可追溯到平安时代。据日本史书记载,在阴历二月和八月进行为期7天的佛教活动始于806年,在平安时代初期已成为惯例。《源氏物语》等作品中也可见“彼岸”一词。到室町时代,彼岸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人们都会在此期间供奉祖先。从发源之日起,无论春季还是秋季,彼岸都是7天,但正式将彼岸规定为春分、秋分及前后各3天的一周还是从1844年开始。

民间会在彼岸期间供奉祖先。通常供奉的正日子是在中日,即春分或秋分当天。按照传统,除去祭扫的一天,还需要自我修行。佛教中有6种修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彼岸余下的6天,正好一天进行一种。如果感觉修行门槛太高,也可以努力做到待人友善、自我反省和戒嗔制怒。

彼岸流传到今天,佛教色彩已经淡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彼岸习俗中保留下来的可能只剩祭扫祖先和应景食品。春季彼岸主要吃“牡丹饼”,秋季彼岸主要吃“萩饼”,在江户中期,就已经形成彼岸时家家户户制作点心的习俗。其实,这两者实质相同,都是在软糯的糯米丸子外包裹厚厚的红豆馅。之所以名称不同,是因为牡丹春季怒放,而日语中叫“萩”的胡枝子是秋日开花。考虑到牡丹花形正圆,胡枝子花形椭圆,春秋彼岸点心的形状也有所不同。过去,秋季的“萩饼”多用保留红豆粒的豆馅,春季的“牡丹饼”多用去皮的洗沙。这是因为秋季刚刚收下红豆,带皮的豆馅吃起来格外美味。春季用的是储存半年的红豆,去皮后口感更佳。不过,现在的储存和制作技术,让人们随时都能吃到不同形状和口感的点心。

    相关推荐Related recommendation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电子政务|官方微博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