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作者您好:

平台方近期接到网友多起投诉,被部分作者文章内容包含的外部链接、二维码、电话等内容误导点击访问,发现其非推介地官方信息,亦非机构作者官方信息,真假难辨,造成困惑。

环游号作为国内首个央级新闻媒体和地方文旅机构共同推出的自媒体平台,将为文旅行业建设官方发声渠道为宗旨,服务行业机构、学者、专家和网友,为此,平台方从即日起,要求各作者发布的文章内容务必清除非官方外部链接、非官方二维码、非官方电话等,若发现故意发布上述内容,平台方将对文章作者永久禁言。 感谢您的支持。

已了解

“雄甲辰” 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会员作品展
阅读数

分类:1714401174000

“雄甲辰” 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会员作品展隆重开幕

为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与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共同主办的“雄甲辰——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会员作品展”于4月26日在韩天衡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名誉社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韩天衡先生特意录制视频祝贺展览开幕,并总结分享了他在吴昌硕先生从艺生涯中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和感悟。

韩天衡先生视频致辞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执行会长张伟生在致辞中介绍了展览情况和展期活动,他提到:“本次展览,可以说是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成立以来规摸最大的一次盛会。全部展品共有200多件,为了使本次展呈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时代的发展感,我们把整个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并分别以昌硕先生镌刻的三方印章内容,作为每个部分展呈的主题。”

张伟生致辞

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吴超,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执行馆长、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吴越相继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吴超致辞

吴越致辞

本次展览展出至5月20日。

会长韩天衡致辞

艺术大师吴昌硕,生于1844年,这一年在农历上叫甲辰年,所以缶庐先生是属龙的。今年是他诞辰180年的日子,国内外都有很多的纪念活动。我们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从去年开始,就很认真地策划几个展览,包括在国内以及今年6月份要到日本(办展),这个都是对昌硕大师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我作为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的老会员,想简单地讲几句就是我们在这位大师的身上,能够学习到的一些什么东西,对我们艺术的进步可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一点我认为,吴昌硕先生是最善于学习的,他生于乱世,在那样一个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年代,他从来不忘记要学习。他先是学习诗文、刻印、书法,到后来的画画,他都取得了非常骄人的,也可以讲在这个时代是无人可匹敌的大成就。这个是跟他善于学习,善于几十年孜孜不倦地一个一个地攻破学习的堡垒,而成为书画诗文四界一通的大师。所以我讲,坚韧地去学习,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学以致用,取得成就。这一点呢,我感到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一点。

第二点呢,这也是我们过去谈论吴昌硕先生往往忽视掉的一点。作为一个文人,他在中年时期跟随吴大澂北上去参加抗日的战役,在这些战役当中,他不畏生死,最后隆隆的炮声,把他的耳朵都震聋了,所以他后来刻过“大聋”这方印章。他这个“聋”啊,不是生理上造成的,而是战争给他带来的创伤,也是更体现了他爱国的这样一个壮举。所以,昌硕先生的爱国情怀,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昌硕先生守正创新,开拓新路的意识,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画画,认真地借鉴传统,但是他会找到自己的切入口,他不是简单地学宋元,也不是简单地学八大,他比较多的是学习那些有成就而名声不大的,而那些作品又有拓展空间的艺术家的东西。你譬如讲,绘画方面,就注意借鉴张赐宁和曾衍东的那些人的作品;在印章方面,他借鉴秦汉印,借鉴浙、皖流派,但是他更好的是以他独到的眼光,从封泥、砖瓦上面得到启示,所以在印风上面就开拓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昌硕印风,雄浑大气,可见守正创新,找到自己的一个切入口,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天性,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昌硕先生还有一点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就是他一生非常的谦逊、平等待人,没有那种大肆居高临下的习气,你看他的那么多的诗文,那么多的题记,都看出他是一个谦谦君子,从来没有因为我有本事了,我就瞧不起同行,瞧不起别人,所以这一点也是非常可贵的品质。我的老辈,就曾经跟我讲过,昌硕先生这个为人非常了不起,碰到当时同行的画家,他总是谦虚地讲人家的画画得好,而自己的画,学的晚,没什么成绩,主要还是刻印和写字。如果碰到是印人,他也会讲人家的印刻的非常好,自己刻印是业余的,我主要还是写写字。这样一来呢,所以他和同行的关系,都相处的非常好,这是他人性品格的一种体现,也是昌硕先生做人的智慧,这样他能团结同时代的艺术家,大家为这个传统的书画印艺术的繁荣,更好地共同的努力奋进。

如果我们要总结的话,昌硕先生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是很多很多的,今天趁我们这个展览会的开幕,我简单的跟诸位谈那么几点,这也是我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同时祝展览取得圆满成功,也让昌硕先生在九天之上也能感受到,有那么多的后人非常虔诚地在纪念他、怀念他、学习他。

以上有谈得不当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教。谢谢了!

(根据讲话稿整理)

执行会长张伟生致辞

各位领导、协会的各位老师同道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韩天衡美术馆,举行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的会员书画大展,这是一个极具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活动!

大家知道,吴昌硕先生是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书画篆刻大师之一,是海派书画艺术的领军者。120年前,刚迈入花甲之年的吴昌硕先生,为了表达对时运的期许和命运的抗争,创作了一件千古不朽的精品佳制,这就是“雄甲辰”的印章。印章虽小,但寓意深刻。它是昌硕先生豪迈的英雄气概和浓郁的家国情怀在艺术创作中的充分体现。

2024年,我们又跨入了甲辰之年,赏读这件时逾二个甲子的世纪佳作,无不充满着对昌硕先生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激励我们后世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继续踔厉奋发,赓续前行的信心和意志。

正是基于此,我们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策划和组织举办了这次书画大展。在广大会员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下,在韩天衡美术馆领导和全体馆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使得我们这次展览得以顺利圆满的举行。

本次展览,可以说是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成立以来规摸最大的一次盛会。全部展品共有200多件,为了使本次展呈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和时代的发展感,我们把整个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并分别以昌硕先生镌刻的三方印章内容,作为每个部分展呈的主题:

一是“长生末央”,意为昌硕先生的艺术和文化精神,历久弥新,旷世不朽。这部分共展出吴昌硕先生10件书画作品和3件篆刻作品,其中“雄甲辰”的原印,无疑是本次展览最为艳丽的亮点。为了突显这方印章的艺术神彩,协会专门精心原拓制作成裱件,相继请韩天衡、童衍方以及吴门后裔等多位书画篆刻名家题署跋文,使之也成为一件具有文化意义的精妙艺术品。

二是“心月同光”,意为前辈书画名师在继承和倡导昌硕先生的艺术文化品格上,展示出纯洁高尚的情致,也创作了许多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这部分展出了20多件研究协会老先生的精品力作,其中包括王个簃、沙孟海、唐云、吴青霞、吴东迈、程十发等,还有日本的梅舒适、村上三岛、青山杉雨等。这些作品中,有部分是专门为庆贺协会成立所创作的。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先贤们相继离我们而去,而他们的艺术作品和文化精神是永存的。

三是“美意延年”,意为以昌硕先生为代表的海派书画艺术,薪火赓续,代代相传。在这个部分,展出了近180件协会会员的书画篆刻作品。这些作品紧扣主题,以昌硕先生的诗句为创作内容,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充分展现了广大会员在韩天衡会长的带领下,以古为徒,追踵缶翁,在艺术上不懈努力、勇于探索,为新时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本次展览除了今天的开幕式、观赏展品以外,协会还将在闭幕之前的5月18日,与韩天衡美术馆一起,联合举办报告座谈会,由学者专家与吴家后裔共同讲述昌硕先生在其人生和艺术上走过的道路,探讨吴昌硕的书画艺术在当下如何转化为我们振兴中华优秀文化的动力。报告会结束后,还将与嘉定的青少年书画爱好者一起互动,泼墨挥毫,切磋交流。届时希望大家能踊跃参加。

“龙年逢甲辰,守岁共迎新”,相信广大会员们在新的一年中,一定会以“雄甲辰”的英雄气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奉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最后,预祝展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展览现场

吴昌硕“雄甲辰”印

吴昌硕 荔枝图

吴昌硕 篆书联

王个簃作品

程十发 馨香图

韩天衡 行草作品

张伟生作品

吴超作品

吴越作品

南沙作品

来源: 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

编辑:《时代中国》杂志

总编辑:何金德

    相关推荐Related recommendation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电子政务|官方微博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